青海茫崖:文旅有溫度 服務有力量
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09 11:03:32 | 來源:中國網(wǎng) | 作者: | 責任編輯:吳一凡隨著文旅消費從“打卡式”觀光向“深度體驗式”沉浸轉變,游客對服務品質的精細化、文化內涵的豐富性需求日益凸顯。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,志愿服務正以全鏈條、多維度的融入姿態(tài),成為文旅發(fā)展的“暖心引擎”。志愿者們憑借專業(yè)的講解服務、貼心的幫扶舉措、細致的守護行動,既填補了傳統(tǒng)文旅服務的短板,更讓每一位游客在戈壁上真切感受到茫崖的善意與溫度。

如今,茫崖市志愿服務體系已構建起“隊伍成建制、服務常態(tài)化、項目精準化”的發(fā)展格局,截至目前,全市實名注冊志愿者達1115人,組建涵蓋文旅引導、環(huán)境保護、政策解讀、幫扶救助等領域的志愿服務隊伍37支,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項目60多個。這支“志愿鐵軍”以“高情感密度”的服務,打通了文旅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成為茫崖文旅形象的“活名片”。
在茫崖,志愿者的身影已然成為一道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“人文風景線”。冷湖鎮(zhèn)黑獨山作為網(wǎng)紅打卡地,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萬人次,為守護這份珍貴的自然饋贈,組織80余名志愿者進駐黑獨山開展志愿服務,化身“多面手”全程護航。在安全守護上,他們沿山巡邏排查落石、陡坡等安全隱患,及時勸阻攀爬懸崖、靠近危險邊緣拍照等行為;在文化傳播上,他們化身“地質講解員”,結合億萬年地質演變歷史,用通俗的語言向游客解讀雅丹地貌的形成原理、科學價值與人文故事;在體驗升級上,他們針對攝影愛好者的需求,提前調研整理出“最佳拍攝時段”“光影角度選擇”“避障拍攝技巧”等實用攻略,助力游客定格黑獨山的蒼茫之美。

針對特定群體的文旅需求,志愿服務更是精準發(fā)力,在首趟“5?19”銀發(fā)旅游專列抵達茫崖時,共青團茫崖市委迅速統(tǒng)籌調配51名青南計劃志愿者組成專項服務隊伍,為老年游客提供全流程“一站式”貼心保障?;疖囌窘诱緯r志愿者們提前抵達站臺就緒,看到列車進站后立即主動上前,熱情協(xié)助老年游客拎提行李、攙扶引導出站。針對老年游客對當?shù)貧夂虻倪m應需求,志愿者們耐心細致地講解茫崖的天氣特點及出行注意事項;同時,積極配合車站工作人員完成旅游大巴換乘引導等工作,以高效協(xié)作與暖心服務,為老年游客的茫崖之旅筑牢舒心“第一關”。志愿者們既是“貼心陪護員”,也是“安全守護者”,他們時刻關注每位老年游客的身體狀態(tài)與行動需求,并及時提供必要幫助;同時,結合茫崖地形特點,在險要路段、觀景平臺等關鍵位置主動提醒安全注意事項,反復叮囑游客注意腳下、結伴而行,全力為老年游客營造安全、舒適的游覽環(huán)境,讓他們在安心賞景中感受千佛崖的自然奇趣與文化韻味。
茫崖志愿者們以“小行動”匯聚“大能量”,織密了一張覆蓋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”的文旅服務溫暖網(wǎng)絡。這股力量不僅讓游客的旅程更舒心、更安心、更暖心,更以口碑效應帶動了旅游市場的持續(xù)升溫,推動了餐飲、住宿、文創(chuàng)等相關產業(yè)的協(xié)同發(fā)展。
如今在茫崖,志愿服務早已不是文旅發(fā)展的“點綴”,而是深深扎根于產業(yè)脈絡中的“核心支撐”。志愿者們用“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的志愿精神,為茫崖文旅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寫下了生動而厚重的注腳,更讓這座戈壁之城的文旅名片,因“溫度”而更具吸引力。
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委宣傳部供稿供圖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