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噜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,狠狠噜天天噜青青草原,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

首頁 >  民族文化

【傳承人話非遺】蒲月光:一針一線縫出香氣傳承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03 17:06:05 | 來源:中國網(wǎng) | 作者: | 責任編輯:吳一凡

開欄的話:在歷史的長河中,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猶如璀璨的星辰,閃耀著人類智慧與創(chuàng)造力的光輝。我們開設“傳承人話非遺”欄目,邀請非遺傳承人親口講述那些傳承千年的技藝與故事,深入挖掘非遺項目的歷史淵源、文化內涵、傳承現(xiàn)狀及未來發(fā)展。

在這里,您將聆聽傳承人的心路歷程,感受他們對傳統(tǒng)的敬畏與熱愛,了解非遺傳承的酸甜苦辣,領略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
香包,又稱荷包,亦稱香囊。它既是端午時節(jié)驅邪避毒的護身符,也是承載親情與祝福的精致飾物。香包以針線為筆,布料為紙,將草木香氣與美好祈愿細細縫入方寸之間,訴說著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與智慧的延續(xù)。

湟源香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傳承人:蒲月光

在我心中,香包就像一位親密無間的老友,陪伴我走過了漫長的歲月,承載著我太多的回憶與情感。我們湟源地區(qū)端午節(jié)有制作、佩戴“香包”的習俗,當?shù)厝税阉凶鳌敖I香包”,要在端午節(jié)前趕制出來。它里面裝的是草藥,草藥又被稱為“草香”,藥袋便稱為“香包”了,據(jù)說是給孩子寓意驅毒避兇。如今香包不單單是節(jié)令的護身符,也成了裝點生活的精巧玩意兒。

我與香包的緣分,要追溯到我的童年時期。小時候,我就看外婆縫香包,縫出來的香包活靈活現(xiàn)。后來,這門手藝傳到母親手里,再由母親傳給我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開始正式接觸這門手藝。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,我才了解到香包按照縫制手法,大致可分為絀繡類、立體刺繡類、平面刺繡類三大類型。

“絀繡”又叫作藏針繡,特點就是把針線藏起來,縫出來的香包形神兼?zhèn)涠灰娽樉€為最佳。立體刺繡類香包內容就多了,形式繁多,有單面掛佩件、雙面掛佩件、立體掛件和擺件等樣式。

別看它是一個小小的物件,里面的工程還大著哩!創(chuàng)意、構圖、選料、剪裁、刺繡、裝物、縫合……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得嚴格把控,做到心里有數(shù)。好多圖樣都是我自己設計的,給小娃娃縫的多是獅子、龍這些神氣活現(xiàn)的圖樣,寓意著孩子們健健康康、茁壯成長。除了這些傳統(tǒng)圖樣,我也喜歡創(chuàng)新。一些蝴蝶、蜜蜂的花樣,老一輩人沒教過,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。我還縫過孫悟空翻筋斗、嫦娥奔月、七仙女下凡等充滿故事性的圖樣,每一針每一線里,都藏著我對這些故事的理解與情感。

2016年,湟源絀香包技藝被列入西寧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這對我來說,是莫大的鼓舞。2023年,湟源香包又成功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這背后離不開湟源縣在政策和經(jīng)濟上給予我們的大力支持。縣里不僅為我們搭建平臺,展示香包的風采,還隨著保護資金的投入,逐步建立起了科學有效的傳統(tǒng)手工刺繡非遺項目保護工作體系和保護制度。

湟源香包還和丹噶爾皮繡一起成立了丹噶爾皮繡行業(yè)協(xié)會、湟源刺繡工坊和生產(chǎn)性保護示范基地,為香包的傳承和保護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。

2023年,湟源縣在丹噶爾古城舉辦了香包節(jié),設置了“百年百藝˙薪火相傳”香包沉浸展。在古城里劃分了專門的展覽區(qū)域展示湟源香包,還邀請了湟中區(qū)、大通縣等附近區(qū)縣的精品荷包、繡球、燈籠等刺繡展品一同參展,大家相互交流,共同探討刺繡技藝。展出那天,古城里人山人海,看到大家對我縫的香包愛不釋手,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。

回想起來,從我還是個小姑娘拿起針線開始,縫香包就成了我生活中最樂呵的事。只要一拿起針線,我就沉浸其中,其他繁雜的事兒都拋到了腦后。

如今我七十九歲了,眼睛也花了,繡一片葉子都得花上好幾天,只能做一陣歇一陣,但我仍然堅持每日縫制。年紀大了,扛不動重料子,女兒便主動替我跑腿采買,她對這門技藝也很感興趣,樂意接觸學習,這也算是一種家族的技藝傳承了,我感到無比欣慰。

早些年,香包只在端午時節(jié)露面,如今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它倒成了四季常伴的物件。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湟源香包,年輕人喜歡把它掛在包上、車里,還有人專門找我定做宮燈、荷花、金魚等樣式的香包,香包儼然成為當下流行的飾品。

我常想,香包雖小,卻裹著千年的祝福。只要還有人愿意戴,我這針就會一直縫下去,把這份傳承延續(xù)下去,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湟源香包的魅力。

文/朱煒明 圖/王姚鑫